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北京南郊肿瘤医院 > 健康宣教 >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

大肠癌的病因和症状有哪些

发表日期:2021-10-18   阅读量:

  大肠癌,通常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在我国,结直肠癌属于高发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据统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超过20/10万和11/10万。北京市大肠癌年平均增长率约1.7%,较20世纪90年代增长了3倍。结直肠癌居男性肿瘤的第2位,女性肿瘤的第4位,每年发病约5000例。

  1.导致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遗传因素是大肠癌的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超过20%的患者中遗传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据统计如果直系亲属中一人罹患结直肠癌,其发病风险增加至少3倍以上,如两名直系亲属患癌,其发病风险上升接近10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等具有遗传倾向的遗传易感综合征是结直肠癌的重要来源,其中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患者50岁之前几乎百分之百会发生癌变。

  饮食因素同样在大肠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决定性的危险因素,胆汁酸分解脂肪形成大量的致癌物质,而饱和脂肪酸同样也是致癌的原因之一。膳食纤维对于消化道大有益处,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垃圾的沉积,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概率。

  一些非癌症疾病也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据统计,约15-40%的结直肠癌起源于结直肠多发息肉或腺瘤,其癌前病程大约5-20年,直径大于3cm的息肉癌变率超过50%。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有大约5%会发生癌变,当溃结病史超过30年时,癌变概率达到40%以上。

  此外,一些环境因素诸如缺硒、缺钼可能导致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肥胖、长期久坐缺少体育运动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也会大为增加。

  2.大肠癌的症状有哪些?

  在临床上,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当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最为主要的症状是排便习惯的改变,包括便频、便秘、腹泻,甚至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伴有里急后重,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肛门坠胀等。而最为明显的症状当属无痛性血便,大多数血便性状为粘液脓血便,当肿瘤位置较高的时候,可能表现为果酱样大便或黑便。由于肿瘤患者长期处于消耗状态,常常因为不明原因的消瘦而被诊断发现,当在短时间内没有任何主观原因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时,度警惕肿瘤的可能。此外,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还可能出现肠梗阻、腹部肿块、贫血、发热、乏力等症状或表现。

(注:由于患者病情的差异性,以上科普内容供您参考,不能替代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