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在肺癌诊断中有什么作用
发表日期:2021-11-05 阅读量:次
PET-CT是近年来肿瘤诊断中最重要的进展,它在许多实体肿瘤性的诊断中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尤其对于肺内肿瘤病灶的诊断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它对肺癌诊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肺内单个病灶性质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对全身是否存在转移病灶的判断。这样一项PET/CT检查基本可以完成对肺癌肿瘤的临床分期,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所有的临床检查一样,PET/CT检查也有其明确的适应症。对于已经诊断为肺癌,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术后定期随访中如果病情稳定,不需要每年进行PET/CT检查。如果常规随诊检查发现肿瘤有复发和转移迹象,为明确这些异常病灶的性质,需要结合PET/CT检查的结果来判断。
增强CT与普通平扫CT有什么区别
增强CT与普通CT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在扫描过程中注射造影增强剂(例如有机碘剂)。增强CT是指在扫描过程中,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如60%~76%泛影葡胺),血内碘浓度增高后,器官与病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在CT扫描的时候,将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可以非常明显的显示病变与血管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病灶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密度非常接近时,平扫CT则无法将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界限显示清楚。
选择增强CT检查的时机主要针对那些有可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详细了解肿瘤局部与周围组织和重要血管之间关系,这时非常有必要接受增强CT检查,这对于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都非常有帮助。
(注:由于患者病情的差异性,以上科普内容供您参考,不能替代医嘱!)
上一篇:肺癌可以预防吗 下一篇:肺部CT多久做一次合适